引用本文
  • 徐东,周顺华,黄广军,刘建国.上海粘土的成拱能力探讨[J].同济大学学报(医学版),1999,(6):49-54.    [点击复制]
  • .Discussion about the Arching Capacity of Shanghai Clay[J].Journal of Tongji University(Medical Science),1999,(6):49-54.   [点击复制]
【打印本页】 【在线阅读全文】【下载PDF全文】 查看/发表评论下载PDF阅读器关闭

←前一篇|后一篇→

过刊浏览    高级检索

本文已被:浏览 466次   下载 62 本文二维码信息
码上扫一扫!
上海粘土的成拱能力探讨
0
()
摘要:
针对用于上海污水外排的黄浦江底隧道工程,通过土工离心模拟试验,探讨了上海粘土的成拱能力.对于无支护的情况,开挖双孔隧道时,洞底以上约8 m厚的灰色砂质粉土或粘土中不能形成稳定的天然拱.进一步研究表明,该层土所需的成拱厚度至少为12 m;对于有混凝土管支护的情况,由于支护刚度较大,管顶上土压力基本上等于管顶以上土层的自重应力.
关键词:  隧道,土拱,成拱能力,离心模型试验
DOI:
通信作者:
修订日期:1998-11-04
录用日期:
基金项目:
Discussion about the Arching Capacity of Shanghai Clay
()
Abstract:
Key words:  

您是第6231840位访问者
网站版权 © 《同济大学学报(医学版)》编辑部
主管单位:教育部 主办单位:同济大学
地  址: 上海四平路1239号 邮编:200092 电话:021-65980705 E-mail: yxxb@tongji.edu.cn
本系统由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