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用本文
  • 梁军.端粒酶的研究现状[J].同济大学学报(医学版),2001,(3):70-72.    [点击复制]
  • .[J].Journal of Tongji University(Medical Science),2001,(3):70-72.   [点击复制]
【打印本页】 【在线阅读全文】【下载PDF全文】 查看/发表评论下载PDF阅读器关闭

←前一篇|后一篇→

过刊浏览    高级检索

本文已被:浏览 365次   下载 70 本文二维码信息
码上扫一扫!
端粒酶的研究现状
0
()
摘要:
近有研究发现 90 %的肿瘤细胞都呈端粒酶阳性 ,而大多数正常人体组织细胞中却无端粒酶阳性表达 ,提示端粒酶可能在肿瘤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,并有可能成为一种肿瘤标记物[1] 。肿瘤细胞永生化的“端粒 -端粒酶假说”也为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所证实。本文就端粒、端粒酶的现状、临床意义进行综述。1 端粒、端粒酶的结构与生物学特性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富含G的DNA重复序列 ,由DNA及其相关蛋白组成 ,人类端粒序列为平均长度 12~ 15Kpb的 (5′ -TTAGGG - 3′)n。端粒的重要功能在于维持染色体稳定和DNA的完整复制…
关键词:  端粒 末端转移酶 肿瘤标记物
DOI:
通信作者:
修订日期:2001-02-09
录用日期:
基金项目:
()
Abstract:
Key words:  

您是第6218512位访问者
网站版权 © 《同济大学学报(医学版)》编辑部
主管单位:教育部 主办单位:同济大学
地  址: 上海四平路1239号 邮编:200092 电话:021-65980705 E-mail: yxxb@tongji.edu.cn
本系统由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